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下载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 武汉市文明单位 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
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武汉市校风标杆校 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 武汉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首 页 学校要闻 清廉学校 招生信息 德育天地 教研动态 人培方案 资讯中心 实训就业 名师风采 金牌学生
首页 >> 教研动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下载 宣传视频  
校务公开
学校简介 领导关怀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规章制度
党纪党规
供销先锋
数字校园
两学一做
文明创建
职 教 周
质量报告
小记者园地
学生资助
学生社团
榜样风采
第二课堂

扫码关注公众号
带着任务上路
来源: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发布时间:2008-05-06     阅读:2946    

带着任务上路

    当今时代,各门各科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为教学改革的变化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相关课程中,各种教学方法都在不断的进行尝试以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在初学者必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任务教学法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适应,为计算机学习者的入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性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刚入门时陌生的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往往使得初学者在入门阶段,感到陌生的名词多、难点集中、头绪繁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电脑的信心。利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将计算机基础科学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可以先知其然,而暂不深究其所以然。
  “任务驱动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其它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
  “任务驱动”学习法,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采用这种学习方法,伴随着学生的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不再是那种片面追求所谓“系统”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给初学者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
    1、任务及实施方法的设计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要让学生知道,虽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掌握了某个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或自学该学科的能力。
    2)教师进行本节课任务展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学生必须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一起学习,有可能进行知识点重复或者遗忘,失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在任务教学法中,教师在上课的开始,就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任务,最终任务,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阶段,有目的的教学。
    什么是真实的教学环境呢?我们的理解是: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使学生有事可做;二要拓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计算机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孤立的“学前”教育,而是所有专业计算机学科都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三要密切联系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门学问和一种技能。
    3)学生自主探索阶段
    任务教学法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围绕探究式学习而展开的,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探索“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探索并完成“任务”,在教学设计上,本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布置操作练习。一个是“模仿”,即照着课本上的例子仿做一遍,让学生在模仿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内动力;二是“改造”,即对第一个例子进行加工,在前一个题型上有所变化,举出与原题类似但又要求略高、角度较新而又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们适当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进一步品尝付出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焕发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学习热情;三是“创新”,即在完成上述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练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展开想像和联想的空间,完全解放学生;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指点,可以小组完成,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方法可以多样,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
    在以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授中,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由于一般讲授法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概念,而无法动手在生活中得到知识的验证,在很短的时间里知识就会开始遗忘?!鞍倏床蝗缫涣贰?,只有学生真正动手了,才能在学习中真正掌握方法,获得知识。
    2、教学流程
    依据任务驱动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重点教学流程如下:

  总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明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意义,而且要培养他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三、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上任务教学法的探索过程
  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和学,我参与了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南岳老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工作,这本教材已经逐步形成了“任务驱动”的编写体例或风格特点是:
    1.兼顾两个结构。
    本教材兼顾了理论知识讲解和具体实践指导操作两个方面,以任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先做后记,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概念性知识点的掌握,又在概念性知识点的记忆中加固了实际操作的印象,循序渐进,两者兼顾。
    2.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材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计算机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许多应用软件都有帮助功能,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同时,应注意启发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究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材编排的风格与体例应该能为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素材和依据。
    3.前后呼应,循序渐进。
  为了适应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需要,以“任务驱动”方式编排计算机教材,某些单元知识常常被分开介绍。例如,信息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可能在第一章做初步介绍,在最后一章再做较深入的讲解;操作系统的知识与使用在讲应用软件前做一点铺垫,在学习过几个应用软件后再做较系统的讲述和练习。这样就基本做到了前后呼应,循序渐进。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一步步深入,任务教学法也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系统,其任务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也会越来越融洽的进行结合。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我将不遗余力的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方法,让任务性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张勋若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校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南湖路特1号 招生热线:027-87389752

学校网址:http://www.zyrokgq.cn/ 鄂ICP备10008486号-2 公安部备案号:42011102001531 技术支持:火神信息

Copyright ?2016-2024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