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下载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 武汉市文明单位 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
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武汉市校风标杆校 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 武汉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首 页 学校要闻 清廉学校 招生信息 德育天地 教研动态 人培方案 资讯中心 实训就业 名师风采 金牌学生
首页 >> 校园文化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下载 宣传视频  
校务公开
学校简介 领导关怀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规章制度
党纪党规
供销先锋
数字校园
两学一做
文明创建
职 教 周
质量报告
小记者园地
学生资助
学生社团
榜样风采
第二课堂

扫码关注公众号
我校组织学习曾照慧、易虎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典型群体先进事迹
来源:武汉供销商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1-04-15     阅读:632    

    校园网消息  2011年4月15日下午学校在阶梯教室召开全校大会,由林汉元副校长专题宣传介绍曾照慧、易虎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典型群体先进事迹,我校教职工深受感动,倍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向英勇们学习,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把对英难的崇敬内化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动力,外化为教育教学的具体行动,在教师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并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曾照慧、易虎见义勇为舍身救人典型群体
先进事迹材料

       2010年12月3日上午10时,家住武汉市硚口区陈家墩的61岁的朱婆婆因故掉入汉江。硚口区原易家墩街舵落口社区的外来务工青年曾照慧舍身相救落水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6岁。朱婆婆漂出千米后,又被正在江中船上的原易家墩街工农社区25岁武汉青年易虎发现,他跳下江游出20多米将婆婆救起。两位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谱写了一首人性赞歌。
接力救人   大爱无疆
    2010年12月3日上午10时许,61岁的朱婆婆掉入汉江,岸上的朱婆婆的丈夫杨爹爹忙大呼救命,危急关头,曾照慧刚好路过江堤,他脱下外套和鞋子就扎进了江里。据目击者称,他入水后扑腾到了婆婆身边,将朱婆婆抓住,但当他试图将朱婆婆往岸边拽时,自己却沉入江底……
    朱婆婆被冲到了汉江陈家墩码头。心急的杨爹爹一路沿着岸边往下游追去,约10分钟后,正在陈家墩码头一取水船旁修船的易虎发现了朱婆婆,二话不说,脱下衣服就跳下江。因江水湍急,他奋力游出了20多米才追上朱婆婆,抓住了她的脖子。当时江水太急,无法靠岸,易虎只有从背后勒住朱婆婆的脖子,在江水中搏击。
    这时,下游一条中国石化的加油船上的员工詹伟兵听见了有人呼喊,也赶到了船面。他见易虎游得十分吃力,马上将一只救生圈抛到了他们身边。易虎终于带着朱婆婆在江边上岸,这时离他下水点已经漂出了200多米。
    易虎正准备离开,杨爹爹拦住了他,问他姓名住址,易虎连连摇头说这不算什么。在陈家墩码头上,不少人都认识易虎,个个都举起大拇指直夸他,说易虎是个英雄,已经救了好几个人了。据悉,以前还在武汉市第四职业中学读书的易虎,就曾在汉江游泳时救起一溺水少年。
    看到救护车赶到,易虎悄悄离开了现场,当他再次返回汉江边时,才知道曾照慧在上游救人牺牲的消息。
英雄事迹    情满人间
    曾照慧的父母得知儿子救人去世后,连夜从老家随州赶到了武汉。曾照慧的母亲对儿子的不幸十分伤心,父亲则对儿子见义勇为离世表示理解,他表示,“儿子走了,人死不能复生,现在我们只希望被救上来的婆婆平安无事,我儿子生命也算是在这个婆婆身上延续了!”
    曾照慧和易虎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经省市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武汉、随州乃至荆楚大地到处传颂着英雄的事迹。被救朱婆婆的家属、同时参与救人的易虎、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来,用自己的方式,向勇士致敬。
    被救的朱婆婆和老伴杨世民爹爹委托女儿杨文萍,来到曾照慧生前租住地,向曾家人道谢。杨家家境也很贫困,但是仍然东拼西凑,先后借来2万元钱给曾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汉正街做物流生意的刘静,得知曾照慧的义举后,主动拿出了1000元现金,塞到了曾照慧妈妈王武枝的手里。刘静说,“作为母亲,我知道养儿养女的辛苦,孩子到了26岁,太不容易了,做母亲的肯定很伤心,这只是一点心意,请您一定保重身体”。
    救人英雄易虎赶到曾照慧父母身边,主动说,“大妈,让我当您的干儿子吧!”易虎提到,自己从小在汉江里长大,水性比较好,而且自己下水救人时岸上还有人抛救生圈相助,这样才能成功,“曾大哥自己不太会水,都能下水去救人,比我更勇敢,更伟大”。
    曾照慧救人去世后,他在武汉的朋友们也纷纷赶来。他们都说,曾照慧平时为人仗义,相当豪爽,朋友有困难需要用钱,只要向曾照慧开口,他即使找其他人借也会帮朋友一把。多年来凭着这种仗义,曾照慧在广东、武汉结交了不少朋友,大家对他的突然离世都悲痛不已。
    在汉口殡仪馆,家住汉口工农兵路、68岁的何婆婆揣着她和朋友张婆婆凑的4000元现金赶到殡仪馆。她说:“我凌晨5点就找了过来,这4000块钱代表着两个普通武汉人的心意,希望顶天立地的伢一路走好。” 
    汉口殡仪馆馆长张伟说,英雄曾照慧的事迹很感人,值得所有人学习,遗体火化等相关费用全免。
    2010年12月7日下午,随州千余名乡亲和淅河镇中心小学的150名小学生,自发迎接舍己救人英雄曾照慧魂归故里。白色灵架上写着的“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浩然正气永世长存”的字样,寄托着父老乡亲的深切哀思。
    随州东花园村的丁女士流着泪说,这些天,镇上的人都在谈论这个小伙子,都为他骄傲,如今他要回家,人们都自发地赶来迎接。62岁的胡中英老人同样老泪纵横,“他这么年轻,为了救一个不认识的人丢了自己的命,这么好的精神,淅河人没有谁不感动……” 
英雄壮举    生活锤炼
    大哥早夭,少年打工。曾照慧是随州淅河镇人,有兄妹三人。他的父亲曾广成和母亲王武枝均有严重的胃病,母亲王武枝双手经常麻木,靠着家里十多亩地,收入还不够看病的支出,生活十分拮据。曾照慧6岁那年,一个女婴被遗弃在他们村,村里人怕添麻烦,无人愿意收养。曾广成夫妇知道后,毅然收养了女婴,取名曾杨柳,并将她抚养长大。曾照慧的哥哥1992年因病早夭,家庭负担更重了。从这时起,曾照慧就成了家里的希望。小学五年级,他开始辍学在家,帮忙干农活。1998年,14岁的曾照慧开始外出打工“闯世界”,先后去过河北、深圳、东莞等地。多年来他每年春节才能回家一趟,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带回万把块钱,是家里的“顶梁柱”。2010年3月,曾照慧才从广东来汉,在舵落口新街一服装厂打工。
    节省开支,拾柴烧水。邻居周女士介绍说,曾照慧为了节省电费,每天都会到汉江堤外拾柴火,回家烧水喝,“这小伙子真不错,每天5点半就起床了”,“现在很少看到这样的小伙了”。
    房东胡女士的老伴前几年遭遇车祸,全靠轮椅行动。曾照慧和同住的几个年轻人,一有空就会推着他出去转转,散散心。胡女士说,“小曾特别老实、实在。他碰上人溺水呼救,肯定会奋不顾身地冲下去”。
    照顾女友,不离不弃。曾照慧的姑妈曾芬说,2007年,曾照慧在广东打工与一湖南长沙女孩相识、相恋。但是造化弄人,女友突然患上了白血病。在病床上,女友就做好了与曾照慧分手的准备,没想到曾照慧一言不发,选择了留下,照顾起了女友。随后近2年的时间里,曾照慧打工赚回来的钱,绝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个女孩身上。直到有一天,女友不愿再拖累他,悄然返乡,曾照慧才最终放手。对此,他从不言悔,“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崇高精神    彰显价值 
    曾照慧、易虎是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在危急关头,不怕牺牲,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用行动为星光熠熠的荆楚英雄榜添上了新的光辉。他们的英雄事迹是对“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精神的最好传承,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提倡,广大市民不会忘记救人英雄,我们全社会都要向他学习,学习他们不计得失,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学习他们见义勇为、敢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学习他们胸怀正义、彰显人性的高尚情操,这正是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所在。
    近日,市总工会追授曾照慧“武汉五一劳动奖章”,授予易虎“武汉五一劳动奖章”;团市委追授曾照慧“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易虎“武汉青年五四奖章”。团省委追授曾照慧“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易虎“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分别授予曾照慧、易虎“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武汉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硚口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荣誉称号。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校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南湖路特1号 招生热线:027-87389752

学校网址:http://www.zyrokgq.cn/ 鄂ICP备10008486号-2 公安部备案号:42011102001531 技术支持:火神信息

Copyright ?2016-2024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