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探究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王涛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发表题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讲话(2009年3月11日)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近年来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办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要真正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高要求,我们在看到我校办学几十年在服务武汉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以及自身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我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顶岗实习方面。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是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是其他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学生走上社会和上岗前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经阶段。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运行情况,较全面地获得本专业生产实际中最常用的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激励学生的敬业精神,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我校是武汉市采用2+1教学模式、实行顶岗实习最早的学校之一,从2005年开始实行。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理论知识,第三年将学生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几年的实习,取得一些的经验,如与实习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对学生进行短期技能强化培训和安排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管理等手段。也取得一些成绩,如通过顶岗实习,大部分学生掌握实习岗位的主要程序和操作流程程,实现零距离上岗。根据这几届的学生就业情况,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业能力显著提高,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与实习需求的差距、学生管理困难等。
根据市供销社的统一部署和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以及第一阶段计划的安排,我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深入学习实践、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中紧密结合“加强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专业改革、做好顶岗实习,推动我校教学工作持续发展”等课题,总结学校近几年来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破解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了解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难点问题,以及教职工、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为推进教学及专业改革,打造办学特色品牌的奋斗目标谋求新路。
为了做好调研工作,我校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采取深入调查调研、到学生顶岗实习单位考察、到用人单位考察、到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展开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校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导致学生离岗。主要有三种情况:
(1)专业不对口不适应。学校为了及时给学生安排顶岗实习或是某些单位的待遇很高且对专业的要求不高等原因,使一些学生感到自己在校所学的内容与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虽然企业原则上也根据专业分配工作,结果还是有些学生因所谓专业不对口而离开。
(2)感觉工作太累,身体受不了中途离岗。有学生因感到工作条件太艰苦,自己的身体受不了,回学校要求重新安排。
(3)因为独立生活能力差不适应。学生多数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产生想家情绪,导致离岗。
2、在实习期间流入社会从事其它工作,个别学生甚至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职业?;褂醒诘ノ蛔约翰幌敫闪?,就挑动其他同学一起闹辞工,流入社会找工作。
3、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当逃兵,开小差。
4、违犯纪律,适应不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自动离职或被退职。
5、实习期间发生事故。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上班期间发生的问题;第二、八小时以外在社会上发生的问题。比如07年到海尔进行实习的学生,上班期间摔坏了仪器,下班后因上网与当地小青年发生打架事件,最后被企业退回学校。
6、大部分学生要待遇,包吃、住,还要生活费,攀比现象严重。
安排学生实习,部分学生重点关注包不包吃住,有没有生活费、实习补贴甚至工资等,没有这些不去,造成实习单位联系困难。
7、工业企业的安全隐患大,安全责任重,不愿意承诺承担相应责任,商业服务业企业因直接与顾客接触导致学生实习流动性较大。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的对策
1、校企双方要有一个务实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双方要有专门机构,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出了问题有人管,解决问题有人问。
其次,双方要互信、互动,常沟通、勤联系,定期召开问题分析会。坚持预防为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双方既要密切配合、主动协调,又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管。
第四,出了问题不推诿、不扯皮。严格依法办事,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双方之间大问题讲原则,小问题讲风格。
2、应建立企业定期向学校通报情况制度
不但要通报已发生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还要通报可能发生问题的蛛丝马迹,以便及时取得学校的积极协助和密切配合。
3、学校要设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督察机构
督察机构主要有以下职责:第一,督察教学部门是否及时向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是否按时写出了实习报告;第二,督察学生管理部门是否及时向企业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和与企业一起研究分析情况及对策;第三,督察就业指导中心是否及时了解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看法、态度、兴趣和是否爱岗敬业等情况,是否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和今后的就业导向。
4、落实管理制度
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确保工作有章可循,顺利进行。
一是申请制度。申请参加“工学结合”实习的学生应由个人提出申请,必须取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并与学校签订协议书,要明确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义务及企业补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办法及管理。保障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工学结合,消除学生因学校统一安排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二是岗前培训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条件比较艰苦,这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学生毫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安全、质量等方面的事故,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学生未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前,除了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实习前全员动员,还需要学校和企业安排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条例,同时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实现学生的角色由“学生→实习生→企业员工”的转变,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自觉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是建立“三导师”制度。目前,学校较缺乏的是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技能实习指导教师,因此,可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在企业中聘请一批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同时让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下企业深入调研学习,形成“三导师制”,即班主任(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师傅(企业技术员)。形成了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网络,共同管理学生。在工作中,专业课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企业技术人员既是企业的生产员工,又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整个管理网络各司其职,每天有记载、每周有考核、每月有评估;一方面是沟通、协调学生在实习中与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解决好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就是配合企业开展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工作与学习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
四是实行跟踪管理和定期巡视制度。在学生顶岗实习比较集中的企业,可实行实习指导老师包干制,在现场全程跟踪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考勤、生产情况记录、工作报酬分配;负责学生工作岗位的安排和变更;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及时处理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意外和实发事件;督促学生在劳动纪律、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在学生相对分散,没有办法安排人员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的情况下,可采用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到实习单位定期巡视的办法,要求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巡视时做到“三见面”:一要见实习单位领导的面,全面了解学生总体实习情况;二要见实习生的师傅的面,掌握实习学生实习情况;三要见实习生的面,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并针对从单位领导和实习师傅处了解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同时,根据从学生那了解的情况,对单位和师傅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是实行弹性管理与刚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结合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求,根据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具体项目,建立起相应的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把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学习作为重要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同时,由于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对学校而言,学生尚未毕业;对实习单位而言,又不是正式员工,所以实习期间应对学生实行双重考核,否则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正因为学生实习期间所处的特殊身份和环境,要求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实行弹性管理与刚性考核相结合,既要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也要保证校外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5、发挥网络育人作用,构建师生交流新平台
21世纪是网络时代,我们应充分重视网络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在实习期间,由于学生实习期间的空间限制,传统的育人手段因“鞭长莫及”达不到良好效果,而学生热衷于上网的较多,因此,要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便捷性特点,建立起网络育人平台。如班级QQ群、班级主页、学校主页BBS、指导教师的个人博客等,方便学生与学校和教师的联系,提高互动性,增强育人作用。
6、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出现的问题
除了上述从制度层面保障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外,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呈现的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
(1)对于学生感到对工作岗位不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双方在上岗前对岗位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让学生三思而行。上岗后还要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另一方面对于确因身体、生理等特别原因不适应工作的要考虑调换工作岗位。
?。?)对于认为工作太累,身体受不了的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身体原因,一种是思想原因(从小娇生惯养造成的)。对于第一种情况,学??捎肫笠导笆惫低?,是否考虑从工作安排上先轻后重,给一个慢慢适应的机会。对于第二种原因,不能让学生一走了之。企业和学校仍然要对学生加强苦乐观的教育,必要时可考虑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和进行同类对比的机会,使学生有一个思想转变过程。另外,对于工作岗位的苦累程度,在上岗前双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提醒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好工作岗位“入口关”。
?。?)对于在顶岗实习期间违纪,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学生。一方面,学校可与企业及时沟通,希望企业是否在处理上与在岗老职工有点儿区别(因为毕竟是还没完全走向社会的学生),给学生一个教育改正的机会,对于教育不改的,再严格按规章处理。另一方面,对于在企业已经被处理的学生,学校决不姑息迁就,积极配合企业教育学生。
?。?)对于那些眼高手低,客观情况总是不合自己主观要求、挑挑拣拣的学生,学校在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的同时,要制定安置顶岗实习时间表,不能久拖不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
(5)对于在实习中遇到因为师傅对学生不甚了解,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实习生与师傅和单位之间产生一些抵触情绪,有的甚至放弃实习等现象。要加强与企业领导和师傅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向他们介绍学生的学习、性格以及家庭情况,及时化解学生与师傅和单位的矛盾。
?。?)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擅自流入社会从事其它工作,甚至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职业。学校要根据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劝其退学、开除学籍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给职教事业的发展暨注入了新鲜血液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只要全校上下同心协力,用科学的眼光看形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协调”的发展原则,必将推动我校顶岗实习工作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日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校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南湖路特1号 招生热线:027-87389752
学校网址:http://www.zyrokgq.cn/ 鄂ICP备10008486号-2 公安部备案号:42011102001531 技术支持:火神信息
Copyright ?2016-2024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