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下载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 武汉市文明单位 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
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武汉市校风标杆校 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 武汉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首 页 学校要闻 清廉学校 招生信息 德育天地 教研动态 人培方案 资讯中心 实训就业 名师风采 金牌学生
首页 >> 教研动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下载 宣传视频  
校务公开
学校简介 领导关怀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规章制度
党纪党规
供销先锋
数字校园
两学一做
文明创建
职 教 周
质量报告
小记者园地
学生资助
学生社团
榜样风采
第二课堂

扫码关注公众号
浅论文学欣赏课的教学
来源:武汉供销商业学校     发布时间:2008-05-13     阅读:2136    

浅论文学欣赏课的教学
武汉职教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反映,一首精美的小诗,一部博大的作品,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颤,感官的愉悦和思绪的腾飞,欣赏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把握生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进行文学欣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助于构建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重视文学欣赏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在不断的探索文学欣赏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文学欣赏课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每一篇都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知识层次的限制,我们在内容上要进行选择,使学生易于明白、乐于接受,更好的引导他们欣赏美、感悟美。
    曾经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爱,又恰逢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我决定给学生讲授一个文学欣赏专题《“红楼”漫谈》,分别从曹雪芹的生平及《红楼梦》的创作;小说的进步思想及人物形象分析和《红楼梦》诗词欣赏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鉴赏这部文学经典,可是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红楼梦》虽然感兴趣却不能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其中的诗词典故多,来历讲究,不易读懂。所以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对每一方面内容进行精选概述。例如,用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十年批阅,五次增删和旷世奇书,文坛奇葩三句话来综述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创作。而对小说的进步思想,我同样从三方面来论述它为闺阁昭传的进步思想:《红楼梦》是一曲女性诗意生命的颂歌;《红楼梦》是一首女性悲剧命运的挽歌和《红楼梦》是一首宝黛爱情悲剧的悲歌。同样《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我仅选择了能以一字概括的人物,譬如说,敏探春、憨湘云、呆香菱、俏平儿、懦迎春、贤袭人等,穿插事例进行略讲,而把重点放在“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薛宝钗和“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热才女”林黛玉身上,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吟唱与“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怨引入学生的审美情感之中,引导他们鉴赏人物。对于《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我仅选择了《葬花词》和《芙蓉女儿诔》两首进行对比赏析,所以整个专题讲下来,学生感觉增长了知识,自己也觉得有所提高。
    二、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欣赏文学的意境和氛围。
    文学欣赏就是欣赏文学作品,就是指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美好的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中那些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富有诗意的画面场景和精辟生动的语言文字。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感受文学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我们语文教师在选择好内容之后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意境和氛围,因为一首恰到好处的音乐,一幅配置精当的图画,一段精彩的视频乃至一段包含情感的描述都可能激发学生审美的认同感,将他们更快的带到特定的欣赏意境之中。
    我在讲授文学欣赏课时会精心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有效利用视听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感同身受的环境,更便于学生进入欣赏的境界,例如,在讲授《红楼梦》宝黛钗人物形象时,我首先播放了《枉凝眉》和《终身误》这两首音乐,一下子将学生引入到幽怨的宝黛爱情悲剧中,然后配以恰到好处的影片回顾,特别是剪辑了影片中“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中人物特写镜头,在悲喜对照中加深了人物的悲剧情结,加之精心准备的内容,有力的语言表达,学生的情绪高昂,很快进入欣赏的状态,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的作品,教师要预先设计一定的氛围,否则纯粹的讲解未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改写和再创造。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由于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只有在精神层面存在,所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改写和再创造,就成为将欣赏活动外化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改写和再创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在阅读过程中依照意象的再加工,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作品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回原生态,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作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群,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例如:对《项链》结尾的续写,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的余地。将诗歌《静女》改写成一个白话小故事,也同样可以给我们带来更丰满的艺术形象。还有改写和再创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将白话文改写成现代文、古典诗歌改写现代诗歌,小说改编成剧本,诗歌改写成散文,在改写之中,学生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了自己的创造,不仅丰富了原作的内涵,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当然改写不是对原作的翻译或简单的扩充、简略,也不是脱离原作的自我发挥,而是对原作的丰富和再创造。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种改写和再创造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它要求学生将自我感悟、自身共鸣乃至自我创见融入作品,得其神韵,再造神奇。当然,这种再创造对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
    总之,文学欣赏课作为一种传承美、解读美的课程,如何让它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受到感染和熏陶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共同努力。

王虹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校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南湖路特1号 招生热线:027-87389752

学校网址:http://www.zyrokgq.cn/ 鄂ICP备10008486号-2 公安部备案号:42011102001531 技术支持:火神信息

Copyright ?2016-2024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版权所有